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深入實施稅收征管體制改革,持續釋放“稅惠動力”幫扶市場主體減負降本,立足稅收職能扎實服務云南社會治理大局,不斷提高辦稅繳費便利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穩步推進稅務機關建設,為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財力保障。在9月22日舉行的“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稅務工作專場上,國家稅務總局云南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姜濤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從2012年239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566億元,十年間,累計組織稅收收入超過2.9萬億元。
稅費征管服務進一步完善
回望十年來云南稅收事業發展之路,改革始終是統攬稅收各項工作的“牛鼻子”。
2018年,我省圓滿完成國稅、地稅機構合并,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
2021年,我省深入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聚焦精細服務、精確執法、精準監管、精誠共治,稅費征管服務進一步完善。
十年來,我省稅務部門扎實落細《云南省稅收征管保障辦法》,制定了具體配套落實措施,并加強與省發展和改革委、省高院等50個省級有關部門186類涉稅信息的交換,優化第三方數據獲取渠道。與此同時,聯合公安、海關、人民銀行開展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專項行動,有力遏制了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多發、高發勢頭;聯合六部門制發《云南省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細化聯合辦案機制。
256個稅費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
十年來,云南稅費征管工作深入應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網絡化、智能化管理。
錨定“線上服務不打烊”目標,云南省電子稅務局功能日益健全,實現了47個稅費種“全程網上報”、256個稅費事項“全程網上辦”。
開發“一部手機辦稅費”移動平臺,基本覆蓋了高頻稅費業務,納稅人繳費人足不出戶即可“指尖”辦稅繳費。
持續優化系統流程,實現增值稅及附加稅費、財產和行為稅等10個稅種的稅源信息自動提取預填,切實減輕辦稅繳費負擔。
積極推進稅收征管電子檔案建設,全省223個稅務機關和1939個稅務部門做到了稅收征管電子檔案業務全覆蓋,實現了紙質資料減負。
穩妥實施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試點,實現新辦納稅人電子專票開具、接受區域全覆蓋。
十年間,云南稅費征管服務實現從“全市通辦”到“省內通辦”“跨省通辦”,便利納稅人異地辦稅的服務力度不斷加大,全省186個辦稅服務廳全面推行“一窗通辦”,272個事項全省通辦,14項業務全國通辦。
減稅降費近2000億元 切實增強市場主體信心
“2019年以來,云南稅務部門堅決扛牢退稅減稅降費政策落實的政治責任,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宏觀稅負逐漸降低,切實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姜濤介紹。
據統計,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全省新增減稅降費達1079億元。今年1月至8月,全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880億元。
“今年已累計有754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增加了市場主體急需的現金流,大大增強了市場主體發展信心。”姜濤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稅務系統堅持把落實退稅減稅降費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基礎性工作,切實讓政策直達市場主體、惠及百姓生活。
2017年,加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簡并增值稅稅率,切實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2018年,落實降低增值稅稅率、提高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并增設專項附加扣除等,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負擔;2020年,落實7方面28項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有力支持了復工復產、穩崗就業。
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地實施以來,精準“灌溉”到云南各個行業,增進了企業發展信心,充分釋放了政策紅利,為全省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姜濤舉例說,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部分稅費,支持了制造業發展,一定程度上幫助優化了產業結構;免征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暫停鐵路、航空運輸企業預繳增值稅,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等政策,有力幫扶了交通運輸業恢復經營;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等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促進了科技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