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資本邦了解到,2022年7月4日,發改委價格司針對近期生豬價格上漲過快的情況,組織行業協會、部分養殖企業及屠宰企業召開會議。
發改委價格司明確表示,將適時采取儲備調節、供需調節等有效措施,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并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懲處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有關方面分析認為,近期國內生豬價格過快上漲,重要原因是市場存在非理性的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現象。
會議指出,目前生豬產能總體合理充裕,加之消費不旺,生豬價格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自2021年6月達4564萬頭,此后產能一路走低,2022年4月下降至4177萬頭,但2022年5月已增至4192萬頭,高于國家調控的3700-4100萬頭區間上限。
行業巨頭的表態也證明了生豬產能總體有所保障。
牧原股份近日在互動平臺中表示,預計公司2022年生豬出欄區間為5000萬頭-5600萬頭,而去年全年生豬出欄量為4026萬頭。
溫氏股份也曾表示,將合理安排出欄銷售節奏,較少大規模采用壓欄或提前出欄策略調整出欄節奏。
同時,發改委要求,大型養殖企業帶頭保持正常出欄節奏、順勢出欄適重育肥生豬,不盲目壓欄,提醒企業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得串通漲價。
事實上,4月以來,豬價就呈現持續波動上漲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6月下旬全國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8.3元/千克,與上期價格相比,每公斤上漲1.9元,上漲幅度為11.6%。至此,今年3月下旬以來,豬肉價格實現“十連漲”。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14點,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5.74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4.8%。
中信期貨認為,生豬產能去化逐步兌現,疊加前期虧損時期的仔豬犧牲率增加、母豬配種率受損,2022年下半年生豬供應壓力減弱。并且單體豬重量同比下移,豬肉進口量下降,凍品庫容率偏低,或進一步削減國內豬肉供應壓力。但5月隨著養殖虧損情況好轉,能繁環比轉正,仔豬補欄情緒增強,或增加年底出欄,一定程度壓制下半年豬價上行高度。
上市公司方面,多家豬企公布了2022年6月養殖業務主要經營數據。
牧原股份6月銷售生豬527.9萬頭(其中仔豬銷售98.6萬頭),銷售收入87.54億元;商品豬銷售均價16.53元/公斤,比2022年5月份上升11.16%。
傲農生物6月生豬銷售量48.69萬頭,銷售量環比增長14.58%,同比增長117.58%。2022年1-6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234.39萬頭,銷售量同比增長86.14%。
金新農6月生豬銷量合計13.18萬頭,銷售收入合計1.47億元,生豬銷售均價22.15元/公斤(剔除仔豬、種豬影響后商品豬均價為17.26元/公斤),生豬銷量、銷售收入和銷售均價環比變動分別為12.78%、11.93%和8.33%,同比變動分別71.87%、4.21%和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