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實踐,是新平縣精神文明建設碩果滿枝的縮影。新平縣連續四屆榮獲云南省文明城市稱號,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1個中心、12個所、124個站建在群眾身邊,打通志愿服務“最后一公里”,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蓬勃開展文明講堂、全民閱讀、“我們的節日”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域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文明助力新平發展作用進一步彰顯。
文明講堂構筑崇德向善精神家園
“我何其幸,生于你懷,承一脈血流淌,難同當,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國萬疆以仁愛,千年不滅的信仰……”漠沙鎮“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文明講堂在合唱《萬疆》中開場,全鎮干部職工重溫“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學黨史、感黨恩;以“弘揚雷鋒精神鑄就財政新風”為主題的財政專場文明講堂高潮迭起,精彩紛呈;新平農商行專場文明講堂展現了新時代信合人的風采……
“新平縣高規格、高品質辦好每一期文明講堂,每月由一家省級文明單位牽頭,聯動市級、縣級文明單位,精心組織好講堂活動內容。近三年,已成功舉辦29期文明講堂活動,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近3萬人次。文明講堂成為彰顯本地特色,群眾易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公民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新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李敏介紹,每期文明講堂分別以國學經典、非遺文化、傳統節日文化、本土人文歷史、禮儀規范、傳統美德、黨史學習教育、政策理論宣講等為主題,以“唱一首紅歌”“看一部短片”“講一個故事”“學一次禮儀”等為展演形式,以樹立文明典型、傳播文明故事、推動文明實踐、匯聚文明力量、形成文明風尚為目的常態化開展活動,較好地營造了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氛圍和社會風尚。
全民閱讀讓書香飄入尋常百姓家
在新平縣城,大大小小的書店總有眾多讀者紛至沓來。在農村,覆蓋各村(社區)的124個農家書屋累計藏書26.3萬冊,去農家書屋看書成了不少村民平日里的習慣。在新平,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在茶余飯后喜歡拿起書本,開啟自己的閱讀時光。
平掌鄉開展“喜迎二十大閱讀悅青春”活動,書友分享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讓大家共同沐浴書香,品味生活的點點滴滴;2022年全縣“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以“閱鄉風讀新平,聆鄉愁聽振興”為主題,朗誦者深情講述“滇中綠谷,大美新平”故事,傳遞閱讀帶來的溫暖與力量;“‘疫’起讀書‘品’讀四月天”活動通過誦讀經典美文、推薦優秀書籍、交流閱讀技巧,營造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讀書氛圍。據介紹,從今年4月起至年底,新平縣將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線,每個月謀劃不同主題,開展以“熱眼讀新平”閱讀品牌活動為載體的讀書征文、讀書培訓等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
月月“上新”的全民閱讀系列活動蓬勃開展,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出濃厚的書香氛圍。
“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架起文化傳承橋梁
戛灑鎮舉辦“我們的節日·元宵”活動,邀請轄區老人歡聚一堂,參與包湯圓、品湯圓,其樂融融;桂山街道舉行“我們的節日·清明”寒食制作寄哀思活動,表達了對逝去親人、革命烈士的哀思;以“品讀端午傳承禮儀”為主題的全縣“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通過包粽子民俗體驗、端午傳統習俗講座,引導大家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近年來,新平縣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深入挖掘傳統節日民俗文化內涵,相繼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在開展活動前,組織民俗專家進行針對性指導,保證了活動的質量和新穎性;部分鄉(鎮、街道)自主設計方案,組織開展節日活動,引導群眾認同傳統節日、參與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為擴大“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影響力,組織媒體對活動進行全程網絡直播,打破人數、時間、空間的限制。新平縣還將“我們的節日”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閱讀、文明講堂、文化下鄉等活動緊密結合,春節、元宵節組織對困難職工、低保戶進行走訪慰問;清明節、端午節開展“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為民服務系列活動;重陽節、中秋節組織走進家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營造良好社會風尚。通過講好傳統節日故事,讓人民群眾與傳統文化親密接觸,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發展,也讓傳統節日更好融入現代生活,為人們提供更多心靈滋養與精神力量。